会后,医学院迅速梳理学生反馈的28项需求,包括医食住行用网等生活诉求、防护相关提醒建议、学业咨询等,并一一明确落实部门,推进落实情况
3月30日晚,江湾校区发现核酸异常情况,连通生活园区和校区的通道即刻封闭,三名队员无法回到校区内的宿舍,而校区队员也不能前往生活园区支援。何红梅、刘建国夫妇何红梅平时在保卫处值班窗口负责来访接待、电话接听,在本部宿舍楼需要支援的时刻,也毅然加入到督导员的队伍中。
秉持师生安全无小事原则,当校园出现紧急情况时,被师生亲昵唤作复旦保保的安保队员一定冲在一线。孟颖的爱人是邯郸北的安保领班李朝福,这对年轻的安保侠侣为了学校保障的工作,回老家办婚礼的计划已经多次推迟,原定于去年10月举办,几经更改后推迟到了今年5月。五天四夜之中,三人没有换过衣服,贴身衣服湿透了靠体温捂干,捂干后再湿透。20多天以来,常常在对讲机里听到对方声音,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虽有挂念,但更多的是相互支持和鼓励。杨玉培杨玉培也是一名复旦安保老将,谈起五天四夜的奋战,他说道:我每天的工作不只是巡逻支援门岗,还要在园区帮助运送医疗物资、捐赠物资,维护核酸检测秩序。
但想想自己的责任,我能松懈吗?不能。4月2日,江湾监控中心所在楼宇实施封闭管理,为保障江湾校区师生的安全,她在屏幕前努力坚持,至今仍未出楼。为此,我会把手机锁上,调成倒计时模式,这种心理暗示和硬性的锁机就不会让人听着听着就玩手机分心了。
)B:推荐番茄钟、Forest。记笔记和平时都是一样的,我倾向于当堂打字、课后手写整理,前者是为了速度,后者就是完全动脑子整理,算是一种互补。翻开我的笔记,你会发现,重要的公式、思维导图、感悟随笔到处都是,可以说是不太像笔记的笔记。B:与大多数自律的同学们不太一样,网课笔记对我来说更多源于一种习惯。
要说哪门课受影响最大,可能还是体育吧(其它课都比较好适应网课模式)。当时,数学老师在板书讲解例题时,经常会介绍一些通用的解题思路,这一般是我笔记的重点。
C:我会有意识地用手机上健康使用设备的功能关注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在上课时把手机放开一定距离。当然,实在有问题还是会直接问老师的。制图:实习编辑:项天鸽责任编辑:李斯嘉。我在日常生活中就喜欢拿笔记一些零零散散的东西,这种习惯放到课堂上,比较好的一点是,老师讲到某一点,我会联想到过往知识点,所以我除了记录课堂笔记外也会把联想到的知识点一并写下。
在疫情期间坚持运动不仅会防止发胖,还可以保持心情快乐,学习动力也更强,非常推荐。最后,生活总要劳逸结合嘛,可以睡觉或者休息。就拿之前上榜的《流体力学》笔记来举例,这门课其实是我们专业大三的专业课,但当时没认真学,所以现在做毕业设计需要用到相关理论的时候就经常卡壳。E:虽然每节课都好好上,但是录播课还是比较容易走神,需要回放。
Q: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的软件和工具?A:推荐一个云自习室软件——Flaget ——快来和我做同桌~(我一般在理科楼601窗边的位置。因为有更多的录屏课,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学习计划,其实习惯之后,你会发现学得更快乐了。
相对其他同学而言,我在毕业设计时会遇到的一些理论上的问题。所以我喜欢用黑红蓝三种颜色笔来记,记笔记时会注意字迹美观。
上课时间就非必要不开通讯软件,把手机锁机,或者设置消息免打扰。闲下来的话,也可以通过看小说、听音乐、唱歌来调节心态。对我而言,受到影响比较大的是微观经济学。希望我们都能以乐观主义精神面对困难,在大环境下做好自己、配合工作、贡献力量、调整心态,找到生活中的那束光。我下定决心花一两个星期来重新认真学习这一部分的理论,花了好几天时间,我才找到最符合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流体力学网课视频。网课期间难免会有时分神,主要是录屏课,可能会被其他东西吸引注意力。
有个锁机软件叫CoStudy,非常可爱,适合和朋友一起下载,就可以在虚拟教室里成为同桌啦~Q:结合你的网课笔记,分享一些你的学习技巧吧?A:我是一名大四学生,这学期除了毕业论文之外基本没有其他课程,我的毕业课题主要工作是围绕理论研究和数值仿真。将书桌归类整理,专门分出一块比较整洁的地方用来学习,这样的话心情好、效率也高。
关于例题,就重点记录自己一时想不到解题思路的。中外音乐审美这门课布置了唱民歌的作业,我就时不时通过听组长的音谱、来到阳台上一边看风景一边哼上几句,调节一下心情。
我很喜欢阳台,楼下有很多绿色植物,感觉累了就跑出来看看风景、伸伸懒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Q:疫情期间如何调节身心状态?A:我觉得疫情期间,最重要的是积极的心理暗示。
D:以前线下课时,我更喜欢用纸笔做笔记。还记得前几天上线的复旦ers网课笔记大赏吗?一份份整洁美观实用的笔记背后蕴藏着哪些值得借鉴的网课学习方法?难得出门的寝室生活里复旦学子们又有什么克服焦虑与懒惰的小妙招?今天,笔记本的主人们受邀与你分享他们的网课心得与学习方法。我自学时习惯以章节为单位,先按照视频看完课程后才单独安排时间梳理知识点,整理笔记,这个过程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但也是我成就感产出的过程。不过,室友和我还是会在寝室一起跳健身操。
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复习起来也方便。这学期我的任务量挺大的,感觉压力大的时候,我的第一个解决方法还是运动,让整个人都积极起来。
现在,每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午后和傍晚的时间,最近天气都很好,虽然不能出门赏春光,但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宁静平和,窗外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响,偶尔还有阵阵鸟鸣,伴着这样的天然白噪声,来一场沉浸式的学习。把手机锁住,不到时间无法开启,有效限制使用时间来提高学习效率,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这件事上。
现在,老师也常常使用概念解释+例题讲解的模式授课,我就将课上的大段重要概念挑出来做笔记。我还会列每周计划表,灵活安排录屏课的学习时间。
C:除了高数,我这学期也读了公共卫生导论、中外音乐审美等各类课程,有专业课、也有通识课。这种习惯也会使我在课后把一些逻辑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整理零散内容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梳理,比如英语、智能可穿戴材料、模拟与数字电子线路等课程。针对这种情况,我通常会课后通过笔记比对课件和参考书,再细致地对课堂内容再次梳理巩固,丰富完善笔记,也是再次学习的过程,之后再做作业或是复习都会事半功倍。以前在线下,有问题可以直接和老师交流,但现在没有那么便捷,这也使我更注重自己解决问题——搜集资料,独立思考,与同学和学长学姐讨论。
D:长期没法出门,心情难免失落,导致一开始学习兴趣低迷、学习效率有所下降。课后实在难以集中精力复习的时候,我甚至开始自学数学。
沉浸在这样一个积极的正反馈中,内心就很平静了,不再去纠结还会封多少天,还有多久解封等等问题。有时遇到紧急事项也会偶尔挪用一下时间,不过还是尽量当日事当日毕,不然会拖着越来越久。
但我喜欢每天只看当天的课,不会看第二天的课,尽量让自己的学习进度和线下课一致。专业课方面的确也遇到了困难。
发布评论